本網訊 近日,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CO2捕獲與催化轉化研究”創新團隊在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上發表了題為“Advanced 3D Ordered Electrodes for PEMFC Applications: From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to the Controllable Design of Catalyst Layers”的學術論文。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是環境與能源及工程技術等領域的重要期刊,影響因子13.3,為中科院1區Top期刊。團隊負責人姜在勇教授為通訊作者、團隊成員王開麗老師為第一作者。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技術是一項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手段,該論文基于目前PEMFC電極的研究現狀,深入討論了超低Pt負載的PEMFCs電極設計動機,總結了三維有序電極設計的最新進展,以滿足超低Pt負載目標,為開發高性能低Pt負載的PEMFC電極體系奠定基礎。近年來,“CO2捕獲與催化轉化研究”創新團隊一直致力于綠色低碳領域的探索研究,2023年該團隊在Chem Catalysis 、Angew. Chem. Int. Ed. 等國內外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16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獲批縱橫向科研項目經費230萬元。(文:蔡月梅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4本網訊 11月7日,由山東省教育廳主辦、濰坊學院承辦的全省高校橫向課題高質量發展推進活動在校舉行。省教育廳總督學王浩,山東大學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兆軍,省教育廳科學技術處、高等教育處、學位管理與研究生處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學校黨委書記徐梅出席活動并致辭,黨委副書記、校長來逢波作典型發言。徐梅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學校聚力做深做實“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職普融通、校城融生”四篇文章,在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徐梅還對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情況作了簡要介紹。來逢波作了題為《深入推進科教產融合創新,主動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發言。他從堅持以“校城融生”為抓手、著力搭建科技創新大平臺,堅持以“政策供給”為動力、全面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堅持以“校企共贏”為目標、大力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三個方面,介紹了學校強化“人才支撐”“平臺支撐”“技術支撐”、完善科研管理服務制度體系、強化科研政策激勵措施等經驗做法,以及推動橫向經費快速增長、提升關鍵技術研發能力、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落地生效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會上,我校與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魯東大學、臨沂大學、德州學院、棗莊學院等7所高校分別作典型發言。劉兆軍教授作了《勇于謀劃,敢于創新,聚力奮進科技創新發展新征程》專題報告。省教育廳科技處處長曾憲文介紹了全省高校橫向課題發展情況。王浩在講話時指出,近年來省教育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引導全省高校圍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標志性產業鏈需求,加快科技創新,橫向課題發展勢頭良好,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意識不斷增強,能力顯著提升。他要求,各高校要準確把握高??萍脊ぷ髅媾R的新形勢新要求,清醒認識我省高??萍脊ぷ鞯膯栴}不足,理清工作思路,找準工作定位,加快推進有組織科研,提升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能力。要通過加強基礎研究,加快實現重大原始創新突破;要密切產學研合作,大力提升有組織科研創新效能;要瞄準高能級平臺,強化高校戰略科技力量;要完善轉化體系,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要加強對外開放,促進高水平科技交流合作;要提升服務能力,推動橫向課題高質量發展。他強調,各高校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統一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工作要求,踔厲奮發、攻堅克難,不斷開創我省高??萍脊ぷ鞲哔|量發展新局面,為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山東高校力量。全省高校分管科研校領導、科研管理部門負責同志等100余人參加會議。全體參會人員于會前參觀了學??平坍a融合創新中心,會后赴歌爾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進行了考察。(文/圖:儀志堅/莊夢琦 魏霄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09本網訊 近日,山東省科技廳公布了《關于下達2023年度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研究、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的通知》,我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曹連振教授獲批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1項,立項經費70萬元,這是我校首次獲批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旨在發揮省自然基金的導向作用,引導與整合社會資源投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促進協同創新,培養壯大人才隊伍,推動我省相關領域、行業、區域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依托山東省“光量子信息與調控”特色實驗室和山東省“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技術”高校人才青創團隊,已連續5年獲批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項目的實施為我校山東省“十強產業”急需建設學科領域--量子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和量子信息科技領域高水平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基礎。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高層次科研項目申報與管理工作,廣開思路、深度謀劃,積極為教師搭建平臺、不斷拓寬項目申報渠道,注重項目服務與管理,強化科研成果的應用與推廣,加強經費投入和條件保障,爭取更多優質項目成功立項,持續助力學??蒲泄ぷ鞲哔|量、內涵式發展。(文:蔡月梅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0-12本網訊 9月22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3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名單,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董禮博士主持的《早期法蘭克福學派政治哲學理論研究》獲批一般項目,立項經費20萬元,這也是董禮主持的第二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學校高度重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近年來通過提前部署、重點培育、多輪論證等措施提升項目申報質量,在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專項、后期資助項目上均有所收獲??蒲刑庁撠熗颈硎?,下一步,學校將繼續按照“保目標、抓重點、提質量、促交流”的工作思路,通過加強科研制度和團隊力量建設,強化科研組織與謀劃,持續提升教師科研的動力和能力,力爭在國家級項目上實現新突破。(文:袁田田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0-05本網訊 近日,以我校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2020級學生張聰為第一作者的論文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with High Efficiency of Monolayer In2Te5: A Theoretical Study被SCI二區期刊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影響因子:3.945)發表。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楊洪超副教授為論文的唯一通訊作者。該論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計算,利用ViennaAb-initioSimulationPackage(簡稱VASP)軟件包在理論上探究了二維材料In2Te5作為光解水催化劑制備氫氣的優異性能。研究指出,該體系是一個直接帶隙的半導體材料,其合適的帶隙和帶邊位置表明了其分解水產氫的應用潛力,而光電流計算則表明該體系具有良好的光生載流子分離水平。該工作不僅提供了一種新型光催化劑材料,還有望為實驗上設計合成新型光解水催化劑提供理論指導。近年來,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重視提升學生科研素質,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為學生的創新科研創造良好的環境,搭建起師生進行科研交流的平臺,發展競賽指導教師團隊,加強院企合作育人,創建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場地等,為學生提高創新科研能力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不斷收獲學生創新型成果。(文:費堯玥 張聰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9-25本網訊 9月1日,“基于混凝/光催化聯用耦合效應的污水應急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北京召開,我校參與完成的項目通過鑒定,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出席并致辭。會上,項目組向鑒定委員會專家匯報了研究工作報告、研究技術報告、查新報告、檢測報告、用戶使用報告等。鑒定委員會專家認證審查了項目組提供的相關材料,通過專家質詢、討論等形式,認為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一致同意通過鑒定。據悉,該成果采用混凝與光催化聯用工藝的耦合技術、復合微生物菌劑及其附著載體工藝、提升了單一混凝或光催化技術的脫色效能,使微生物具有更好的活性,極大地提升了廢水處理質量,保證了膜芯的使用壽命;首創綜合性污水應急處置技術體系、污泥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體系,該成果技術成熟、適用于輕工業高腐蝕性有機廢水、河道黑臭水體、污水應急處理等各類污水處理,響應速度快、處理效果好、工藝簡單,實現了廢水處理產生污泥的資源化利用,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學??蒲刑?、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負責人,山東尚科環境有限公司相關項目組成員參加了會議。(文/圖:辛春玲/嚴希海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9-05本網訊 近日,我校天瑞磁懸浮產業學院宋廣景教授在計算數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Numerische Mathematik》(德國數值數學)上發表了題為“Nonnegative low rank tensor approximations with multidimensional image applications”的研究論文,宋廣景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論文提出了一種求解非負張量的低Tucker秩逼近的新算法,并構造性的證明了算法收斂性,利用該算法可以實現高光譜圖像等多維數據的低秩逼近和聚類分析。實驗證明新算法在逼近效果、運算時間等方面都優于現有非負張量分解算法?! 禢umerische Mathematik》期刊創建于1959年,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國際知名的數值計算領域期刊,旨在發表數值分析及其應用領域的研究論文,是中國數學會推薦的T1類期刊。近年來,宋廣景教授一直從事張量計算及其應用研究,研究成果主要發表在《Numerische Mathematik》《SIAM Journal On Matrix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Harmonic Analysis》《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Numerical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等國際權威期刊。(文:蔡月梅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5本網訊 為加快綠色低碳先進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助力我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推動我省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聯合面向全省征集《2023年山東省綠色低碳技術成果目錄》。其中,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嚴希海教授的污水應急處置全量化工藝成功入選。該項技術適用于城鄉污水溢流、中小企業生產廢水直排、河湖和景觀黑臭水體、以及突發事故廢水外溢等不同類型的分散式污水治理。設備可通過模塊化組合實現不同類型廢水的處理需求,單機可達到200-20000t/d的污水處理能力,出水水質部分優于地表水III類標準。該技術成果應用后,污水中SS去除率≥90%,部分COD去除率 ≥97%,透明度提升明顯,感官效果好。據悉,該成果于2019年開始在濰坊市昌邑市、寒亭區、壽光市、高密市、經濟開發區等多個縣市區內大面積推廣應用,共完成污水處理項目30個,實現產值7400萬余元,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該技術建設速度快,占地面積小、受時間、空間、季節性約束少,產能可進行模塊化組合,實現所有環節產生的污染物閉環全量處置的優勢,市場前景廣闊。(文圖:辛春玲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5本網訊 近日,學校計算機工程學院秦琦冰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在多媒體哈希學習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在計算機圖像學和多媒體領域的權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TCSVT)》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2篇,題目分別為“Deep Adaptive Quadruplet Hashing with Probability Sampling for Large-Scale Image Retrieval(第一作者秦琦冰博士)”和“Deep Semantic-aware Proxy Hashing for Multi-label Cross-modal Retrieval(第一作者霍亞東為濰坊學院和曲阜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通訊作者秦琦冰博士)”。TCSVT是計算機圖形學與多媒體領域的權威期刊之一,CCF-B類期刊,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IF)2023為8.4。上述研究論文分別首次將自適應四元組排序損失和語義感知代理損失應用到多媒體哈希檢索中,通過在公開基準數據集上的實驗證明了文中所設計的模型的有效性,為提高多媒體哈希檢索性能提供了新思路。這是濰坊學院教師首次以第一作者在圖像編解碼領域的高水平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上述論文由濰坊學院、曲阜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重慶師范大學共同完成,成果表明學校在海量多媒體檢索領域方面的研究已初見成效,是學校高水平合作和高質量研究的重要體現和關鍵標志,對于進一步提升學校在國內外的學術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文:孫靜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7-02本網訊 近日,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姜在勇教授在化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中科院大類1區)上發表了題為“Supercharged CO2 Photothermal catalytic Methanation: High Conversion, Rate, and Selectivity”的研究論文,我校為第一通訊作者單位。這是姜在勇教授在碳中和領域關鍵學科——CO2催化轉化方向取得的又一新進展。為克服熱力學和動力學阻礙,CO2甲烷化反應過程通常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才能獲得工業級轉化率、反應速率和選擇性。姜在勇教授針對該問題,開發出一種新型鎳-氮化硼催化劑,成功地在常壓溫和條件下,通過光熱催化技術,開發出具有超高CO2轉化率(87.68%)、高CO2催化速率(2.03 mol gNi-1h-1)、高穩定性、高CH4選擇性(99.83%)的四高催化劑,進一步擴充了當前國內自主設計的、具有四高活性的CO2催化制甲烷的光熱催化劑。該成果一經發表即被國內邃瞳科學云等微信公眾號迅速宣傳推廣。(文/圖:蔡月梅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4-24本網訊 近日,山東省職工教育協會公布了2023年山東省職工與職業教育重點課題立項名單,本次全省181家單位1180項課題參與評審,經學術專業委員會審議,確定141家單位473項課題立項為本年度重點研究課題。我校推薦申報的《“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調查研究》等8項課題獲批立項。深化調查研究,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創新理論、服務決策、指導實踐的重要作用,是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實現其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本次我校8項重點課題的立項,是學校廣大職教工作者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熱情和能力水平的充分展示,也是學校教育理論研究創新指導科學實踐的重要體現。下一步,獲得立項的各課題研究項目組將嚴格按照《關于做好2023年山東省職工與職業教育重點課題研究工作的通知》要求,密切聯系教育教學實際開展研究,保證進度,確保質量,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助力學校教育事業穩步快速發展。(文:閆雪原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4-13本網訊 近日,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3年度資助項目名單公示,我校董小慧博士申報的《喜迎二十大·奮進新時代——新時代美麗鄉村農民畫展》獲2023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立項,資助經費90萬元,為我校近年來獲資助額度最大的縱向社科類項目。國家藝術基金是經國務院批準,于2013年12月成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培養藝術人才、推進國家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國家藝術基金實行“面向社會、公開透明、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工作原則,資助項目包括一般項目和重大項目,資助范圍包括藝術創作生產、傳播交流推廣和人才培養等方面,資助方式包括項目資助、優秀獎勵和匹配資助,資助項目立足導向性、代表性、示范性,努力體現國家藝術水準。自開展國家藝術基金工作以來,我校共有4個項目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歷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在推動我校藝術精品創作、藝術人才培養、藝術事業繁榮發展方面,起到了顯著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文:袁田田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6本網訊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暨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立項名單,我校美術學院董小慧博士主持的《新中國涼山彝族美術研究》獲得立項,立項經費20萬元。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和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主要資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優秀學術成果,旨在鼓勵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弘揚優良學風,潛心治學,扎實研究,努力推出具有學術傳承創新價值的精品力作,培養一批優秀青年學者,充分發揮國家社科基金在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中的示范引導作用。(文:袁田田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01本網訊 近日,我?;瘜W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申立博士與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阿力木副教授、南京工業大學彭其明教授合作在《Angewandte Chemie》期刊上發表了題為“A Highly Stable Organic Luminescent Diradical”的文章(DOI:10.1002/anie.202300772)?!禔ngewandte Chemie》(影響因子為16.823)是目前國際化學和材料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刊物之一,位列JCR中Q1區Top,這是我校在自然學科頂級期刊發表的又一力作。該論文首次報道了具有發光性質的凱庫勒(Kekulé)雙自由基TTM-PhTTM。實驗和理論計算結果表明,TTM-PhTTM具有開殼單線態基態,雙自由基特征為90%。由于其單線態-三線態能隙較小,開殼單線態基態可以被熱激發為三線態(圖1)。在室溫條件下,TTM-PhTTM在各種溶劑中具有深紅光發射。TTM-PhTTM還具有較高的熱穩定性和光穩定性,在光電子和磁學方面顯示出巨大應用潛力。該工作表明我校教師在雙自由基材料領域取得重要成果,通過此次校際間、多學科交叉科研合作,開創了我??蒲蓄I域的新格局,為下一步校際間科學研究優勢互補、合力創新及產出高質量高水平科研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文圖:辛春玲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27Copyright ? 2005-2022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